随州技师学院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己任,确立了“适应市场、多元办学、内涵发展、服务经济”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四位一体”办学模式,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确定教学内容。

【党委委员讲党课】学生工作无小事 齐抓共管是关键

来源:随州技师学院  发布时间:2024-11-18 16:17:26  浏览:138 次

        随州技师学院于2008年由随州市高级技工学校、随州市烈山中学、随州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随州市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集技工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功能于一体的高中阶段综合教育学校。学院现有在编在岗教师257人,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4000余人,开设高中教育及技工教育。技工教育有幼儿教育、护理、计算机、会计、电子商务、汽修、机电、数控等十余个专业,共设置 76个教学班。这里的大多数学生来自不同县区的多所学校, 与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样,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他们的身上无不被打上了学困生、“差生”的烙印。

        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构成了技师学院的学生主体。在随州技师学院这座大熔炉里要炼出钢, 还要炼出一些好钢,提高他们的素质,培养他们的能力, 拓展他们的知识,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已成为教职员工的共识,难怪许多教师都在喊学生难管,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加难管。

        问题就这么棘手,学生就这么难管,工作就这么难进展。但是,我们不做谁来做, 我们不管谁来管,我们不能回避、我们不能后退、更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而是应以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关爱去教育感化学生,使他们逐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全员参与 齐抓共管

        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制,使学生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班主任的事,使得很多老师对学生管理,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部分任课教师、后勤服务人员只做分内的事,认为自己不便插手班主任分内工作, 使学生有限的德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孰不知, 校园无小事, 事事皆管理,处处皆教育。为此我们可实行教师包班责任制, 每班一名班主任、一名副班主任、1 至 2 名跟班教师,使这些老师真正落实到班上,落实到某些学生身上。这些老师的考评直接与这个班集体挂钩, 将班级学生违纪不文明行为、学习成绩、活动开展等都纳入包班教师的考评之中。

        对较出名的学生,由教师结对帮扶、 学工处组织各部、年级组集中帮扶。学制度、讲规范,开展“平等、自由、组织、纪律,协作、奋进、 收获、设想”等系列讲座;召开“珍惜友谊, 关爱生命”、“从孝敬父母做起”等主题班会。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渠道,集思广益、 其抓共管、 责任到人,从而使我们随州技师学院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疏堵结合 刚柔相济

        学生中的问题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不能一味地去堵、去禁。有些现象或问题是可以堵得住、禁得住的,有些问题如果禁也禁不住、堵又堵不住,那就用疏导的方法。但更多的还是要疏与堵结合,就像治水一样灵活而适时地进行疏、堵,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就能保平安而无恐慌之忧。比如“早恋”等一些敏感而棘手的普遍性问题,我们就要采用疏堵结合的方法,在这里要更注重于疏导,通过“自尊、自重、自爱”为主题的演讲、“友情爱情”的讨论、青春期知识讲座等活动进行疏导;对那些打架,赌博、酗酒、抽烟等个性问题坚决地查、禁、打、堵, 堵的同时也要进行疏导,在问题发生之前我们要更多地进行疏导引导,可以通过运动会、演讲等形式来开展进行。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有着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就像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就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学生,就应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关心、爱护、尊重、信任、理解、同情、赞许等方法对大多数学生是能奏效的,但也有一些学生不吃那一套,仍然我行我素,自认为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那么对这些学生也不妨来点适当的惩戒和批评。当然这种惩罚要以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绝对不能讽刺挖苦、侮辱人格、 伤害身体,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形成逆反心理, 引起家长的纠缠,甚至社会的谴责而引火烧身。对学生管理要因人而异、疏堵结合、刚柔相济、把握分寸,这些方法是能够取得一定成效的。


三、持之以恒 打持久战

        德育是学校一切工作之首,是整个教育的灵魂, 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为此中共中央制定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这些举措都是进一步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力保证。然而德育是塑造人、转化人的教育,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次活动的开展、一项措施的落实往往收不到显著的效果,有些虽一时有所成效,但如果后续工作跟不上,又会反复,使得前功尽弃。我们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 那就要有信心、有恒心,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有不把学生教育好,决不罢休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塑造成有用之才,才能培养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来源:随州技师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谌祖村

上篇新闻:【党委委员讲党课】着力提高教学质量,潜心谱写高中...

下篇新闻:【党委委员讲党课】在学思践悟中感受新思想的伟力

  •  
  • 随州技师学院
  • 随州市交通大道K056号
  • 0722-3816579(校办)
  • lfs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