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技师学院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己任,确立了“适应市场、多元办学、内涵发展、服务经济”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四位一体”办学模式,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确定教学内容。
随州市烈山中学
0722-3816579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介绍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学院要闻
学校大事记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党建工作
人事动态
廉政建设
组织生活
文明创建
党员活动
教学教研
教研动态
系部建设-人文
系部建设-机电
系部建设-信息
名师风采
学生管理
学生工作
团委
招生就业
招生
就业
校企合作
培训鉴定
特种就业
企业新型学徒制
社会就业
新技师
职业鉴定
群团服务
工会之家
妇女联合
后勤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正文
-
培训鉴定
-
特种作业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
来源:随州技师学院 发布时间:2012-09-04 00:00:00 浏览:24528 次
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
鄂政发〔2012〕29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加快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就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明确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强化职业培训在国民教育和促进就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劳动者,为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二)明确职业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适应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切实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力争使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相应的职业培训,使每个有培训愿望的创业者都参加一次创业培训,使企业技能岗位的职工至少得到一次技能提升培训。力争“十二五”期末,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00万人,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29%,技能人才队伍基本适应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明确职业培训对象的范围和内容
(三)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面向城乡各类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劳动者开展多种形式就业技能培训。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要重点开展初级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就业的一技之长;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要开展3个月以上的劳动预备制培训,提升其就业能力。鼓励有培训需求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对企业新招录用人员,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对退役士兵,要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职业院校学生,要强化职业技能和从业素质培养,使他们掌握中级以上职业技能。鼓励高等院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训,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四)切实加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适应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进一步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制度。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安置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要结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职工技能水平的要求,通过在岗培训、脱产培训、业务研修、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快提升企业在岗职工的技能水平。
(五)积极推进创业培训。扩大创业培训范围,鼓励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城乡各类劳动者以及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参加创业培训。要强化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及创业咨询、创业孵化等服务手段的衔接,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相结合的工作体系,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强化职业培训的组织实施
(六)加强统筹规划。适应城乡全体劳动者就业需要和职业生涯发展要求,健全职业培训制度。统筹利用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建立以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贯通技能劳动者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各地要制定中长期职业培训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和人才发展总体规划。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状况、企业用工情况,对劳动力资源供求和培训需求信息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定期向社会发布。
(七)强化企业职业培训主体责任。企业要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性措施来抓。要按规定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职工教育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职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费用从职工教育经费列支。建立定期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制度,保证职工每两年至少获得一次职业培训,每年技能培训考核鉴定人数不少于20%,形成职工正常的技能成长通道。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做好本行业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指导本行业企业完善职工培训制度,落实职业培训政策措施。
(八)发挥各类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基础作用。加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开展职业培训工作,在师资培养、技能鉴定、就业信息服务、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等方面与其他职业培训机构同等对待。
(九)加强职业技能考核评价和竞赛选拔。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在职业培训中的引导作用。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建设。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为劳动者提供及时、方便、快捷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县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属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应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必要的设施设备,人员和工作经费要按规定纳入财政预算。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依托院校、企业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实训操作考试基地,广泛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指导企业开展企业内职业技能评价工作。在职业院校中积极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十)切实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大力推行就业导向的培训模式,增强职业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实行校企合作,创新培训方法,引导职业院校、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建立培训项目质量督导制度。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要了解、掌握培训需求,收集、发布培训信息,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
(十一)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各地要建立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按照“条件公开、自愿申请、择优认定、社会公示”的原则,制定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的基本条件、认定程序和管理办法,组织专家进行严格评审,对符合条件的向社会公示。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并建立退出机制。要严格执行开班申请、过程检查、结业审核三项制度。鼓励探索第三方监督机制,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对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四、完善职业培训的政策
(十二)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城乡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培训合格并通过技能鉴定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未颁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职业应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根据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就业情况,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的,按每人2000元标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逐步实施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企业新录用的符合职业培训补贴条件的劳动者,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政府认定的培训机构开展岗前培训的,政府按规定给予企业一定的培训费补贴;对退役士兵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按照《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军区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1〕34号)的规定执行。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农村学员和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学员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在按规定给予培训费补贴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贴。除退出现役1年内自主就业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执行外,上述几类补贴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十三)完善职业培训校企合作税费优惠政策。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政府举办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设立的主要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并由学校出资自办、由学校负责经营管理、经营收入归学校所有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免征营业税;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校舍建设中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减免。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用于教学和师生生活的基建项目,减免水电增容费、商业网点、城市维护等配套费。
(十四)完善企业职业培训激励约束政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按照“统一征收、专户管理、统筹使用”的原则,依法对其职工教育经费实行统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组织培训服务。企业应将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使用等职工培训和技能人才工作情况列为厂务公开的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公开,接受全体职工的监督。省确定的重点企业高级技工比例须达到企业职工的1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高级技工应占到职工的15%以上,未达到标准的,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国有资产监管、科技等部门审核,取消其相应资格。
(十五)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扶持政策。加快推进“金蓝领”工程和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大力开展技师、高级技师培训,按国家规定给予补贴。“十二五”时期,全省建立5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50个高技能人才工作站。对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工作站,省财政给予适当补贴,所在单位或所依托单位也要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十六)完善技工教育发展扶持政策。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投入,支持技工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技师学院按规定由省政府批准设立,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备案。公办技工学校人员经费按照隶属关系全额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生均标准不低于同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水平;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比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标准设定生均基准定额。“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建设10所技师学院,30所示范性技工院校。各市州要整合资源,建成一所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技工学校或技师学院。
(十七)实施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依托有条件的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就业训练中心、职业培训机构或企业,加快建设一批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十二五”期间,武汉、襄阳、宜昌要提升改造一批以高级技能培训为主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其他市州要提升改造一批以中、高级技能培训为主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建立一批以初、中级技能培训为主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面向社会提供示范性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建设一批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各级政府要对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给予经费支持,所需资金按规定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五、加强职业培训工作保障
(十八)完善工作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职业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职业培训工作。要把职业培训工作作为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落实。对在职业培训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要给予表彰。要建立在政府统一领导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发展改革、经济信息、财政、教育、科技、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扶贫、民政、商务、国有资产监管、编制、税务、金融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
(十九)加大职业培训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对用于职业培训的补贴资金和项目资金要加大整合力度,统筹使用,提高效益。各级财政要加大对职业培训的投入,调整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原则上每年应预算安排不少于20%的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培训,逐步提高职业培训支出占就业专项资金的比重。各级财政要安排经费,对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师资培训、职业技能竞赛、评选表彰等基础工作给予支持,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工作站建设等工作予以补贴。各级教育、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在安排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时,要加大对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支持力度;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部分,应按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
(二十)加强职业培训资金监管。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切实加强对职业培训资金的管理,制定完善操作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资金用途、申领拨付程序和监管措施。2012年底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依托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全省统一的职业培训信息管理平台,对承担培训任务的职业培训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对参训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不断提高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信息共享程度;财政部门要落实职业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资金。要根据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就业状况以及企业用人需要,合理确定并向社会公布政府补贴培训的职业(工种),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职业培训补贴。要按照同一地区、同一工种补贴标准统一的原则,根据难易程度、时间长短和培训成本,以职业资格培训期限为基础,科学合理地确定培训补贴标准。在现有补贴培训机构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直补个人、直补企业等职业培训补贴方式,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发放培训券(卡)的方式。要采取切实措施,对补贴对象审核、资金拨付等重点环节实行公开透明的办法,定期向社会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审计部门依法加强对职业培训补贴资金的审计,防止骗取、挪用、以权谋私等问题的发生,确保资金安全,审计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告。监察部门对重大违纪违规问题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上篇新闻: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厅党组书记、副厅长,省公务员局...
下篇新闻:
关于印发《随州技师学院职称评定细则》的通知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学院要闻
学校大事记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学生服务
学生工作
团委
群团服务
工会之家
妇女联合
后勤服务
教学教研
教研动态
系部建设-人文
系部建设-机电
系部建设-信息
名师风采
招生就业
招生
就业
校企合作
培训鉴定
特种就业
企业新型学徒制
社会就业
新技师
职业鉴定
党建工作
人事动态
廉政建设
组织生活
文明创建
党员活动
档案管理
文书档案目录
烈山中学
教学教研
学生管理
名师风采
随州技师学院
随州市交通大道K056号
0722-3816579(校办)
lfsz@163.com